中風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喁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為主證的一類疾病。傳統(tǒng)中醫(yī)學以取類比象的方法,認為它與自然界風行迅速而變化多端" />
熱門關注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
人體穴位網(wǎng)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偏方大全 > 中醫(yī)保健偏方

中風常用的偏方、驗方

時間:2012-04-13 11:40:05   來源:人體穴位網(wǎng)  作者:dzczkj.com.cn

中風常用的偏方、驗方:


中風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喁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為主證的一類疾病。傳統(tǒng)中醫(yī)學以取類比象的方法,認為它與自然界風行迅速而變化多端的特性很相似,故名為中風。本病與西醫(yī)學中的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病毒性腦炎以及神經(jīng)麻痹等疾病相似,可以互參。常用的臨床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天麻20克,鉤藤30克,全蝎10克,白蜜適量。天麻、全蝎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后入鉤藤煮10分鐘,去渣,加白蜜混勻,每服100毫升,日3次。

本方熄風止痙,通絡止痛,適用于中風。

[方二]

石斛天麻川芎、仙靈脾、五加皮、牛膝、萆薜、桂心、當歸牛蒡子、杜仲、制附子各20克,虎脛骨(涂酥炙黃)32克,烏蛇肉(微炒)、茵陳狗脊、丹參各20克,川椒(去回閉口者微炒出汗)25克,好酒1500毫升。將藥共搗碎細,酒浸甕中密封,7宿飲用。日1小杯,不計時候溫飲,常令有酒力相續(xù)。

本方育陰潛陽,熄風。適用于中風手足不遂,骨節(jié)疼痛,肌肉頑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腳腫脹。

[方三]

葛粉250克,荊芥穗50克,豆豉150克。葛粉作面條,荊芥穗、豆豉共煮沸,去渣留汁,葛粉面條放藥汁中煮熟,空腹食。 本方祛風,適用于中風,言語蹇澀,神昏,手足不遂。

[方四]

人參5-10克,附片30--60克,粳米50--100克。將人參、附片合煎1小時,取藥汁與粳米煮成稀粥,緩緩喂服,或加用l小碗雞湯,與藥汁,粳米1并熬粥,繼續(xù)將人參、附片煎取二汁,煎1小時以內(nèi),取濃汁再與粳米1兩煮粥喂服。

本方益氣回陽、扶正固脫,適用于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開,鼻鼾息微,手撒遺尿,胸微欲絕。

[方五]

秦艽10克,當歸9克,甘草6克,羌活16克,防風12克,白芷、熟地、茯苓各9克,石膏15克,川芎12克,白芍15克,獨活10克,黃芩12克,生熟地黃各12克,白術9克,細辛1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祛風通絡,活血化瘀,適用于經(jīng)絡空虛所致的中風。

[方六]

牛膝12克,龍骨20克,生白芍12克,天冬10克,麥芽15克,代赭石500克,牡蠣30克。玄參10克,川楝子9克,茵陳蒿10克,甘草6克,龜板9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本方育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適用于肝腎陰虛,風陽上擾所致的中風。

[方七]

附子15克,僵蠶、全蝎各1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祛風、除痰、通絡,適用于中風后遺癥以口眼歪斜為主者。

[方八]

當歸尾12克,川芎黃芪各10克,桃仁、赤芍、紅花各10克,地龍15克。水煎服,1日1劑,2次服。本方益氣養(yǎng)血祛瘀通絡,適用于半身不遂。

[方九]

附子10克,石菖蒲12克,遠志、天麻各10克,全蝎15克,羌活、南星各10克,一木香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1日2次。

本方祛風豁痰,宜通竅絡,適用于中風后遺癥而以語言不利為主者。

[方十]

稀薟草若干。將其曬干研末,煉蜜為丸,日服2次,每次12克。

本方適用于中風后遺癥。

[方十一]

熟地12克,巴戟天、五味子各10克,肉桂6克,附子、菖蒲各9克,遠志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適用于中風后遺癥以語言不利為主者。

[方十二]

熟地、枸杞、山萸肉各12克,橘紅10克,半夏9克,茯苓15克,石菖蒲10克,郁金12克,丹參、赤芍各15克,鮮荷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分服。

本方為山西著名中醫(yī)暢達驗方,功能益腎填精,化痰清腦,臨床上主要治療病癥如下。

腦動脈硬化,中風先兆、中風后遺癥。癥見頭悶不清、昏眩不定、語言蹇澀、痰多涎盛、胸悶納呆、腰膝酸軟、失眠健忘、足如蹈絮、夜尿頻數(shù)、舌苔厚膩、脈弦滑。

本方在臨床運用中當分痰飲之寒熱,辨腎虎之陰陽各異隨證加減。若畏寒肢冷,陽痿尿頻,脈沉弱,偏腎陽虛者,可加仙靈脾、菟絲子;若五心煩熱,面色紅赤,脈沉細數(shù),偏腎陰虛者,可加丹皮、女貞于、旱蓮草;若煩熱少寐,便秘嘔惡,舌紅苔黃厚,痰熱盛者,可加膽星、瓜蔞、梔子;若痰清涎稀,舌胖苔白水滑,痰飲偏寒者,可加蒼術、白術、干姜、白芥子;若肢體麻木;活動受限,舌質(zhì)瘀暗,痰瘀阻絡者,可加桃仁紅花、絲瓜絡;若眩暈耳鳴,肢麻不仁較甚,血壓升高明顯,兼風陽上擾者,可加天麻、鉤藤、地龍、代赭石

動脈硬化、腦血管意外后遺癥、腔隙性腦梗塞、美尼爾氏綜合征及神經(jīng)衰弱患者,臨床多見痰盛于上,腎虛于下,上盛下衰證。筆者以本方隨證化裁施治,對改善頭悶不清、昏眩不定、語言蹇澀、失眠多夢、腰膝酸軟、步履蹣跚諸癥,效果明顯。

[方十三]

南蛇肉段1000克,蘑菇、香菇各25克,豬瘦肉、火腿、鴨肉各100克,筍片250克,料酒、精鹽、味精、白糖、姜片、胡椒粉、陳皮、雞油、豬油、芫荽、高湯適量。蛇段洗凈后放人瓦鍋內(nèi),加入姜、陳皮、筍片、清水,煲1個小時左右取出,除凈蛇骨,將蛇肉切成4厘米長的條塊,放入燉盅內(nèi),加入姜汁、豬油、高湯,加蓋密封,上籠蒸2個小時取出待用。將瘦豬肉、鴨肉下沸水鍋氽一下?lián)瞥?,和火腿分別切成條,放人大燉盅內(nèi)待用。將蛇肉取出放人大燉盅內(nèi),加入高湯、蘑菇、香菇、原湯、豬油、雞油、味精、白糖、鹽、胡椒粉、料酒、加蓋密封,上籠蒸1小時取出,撤上芫荽末即成。

此湯菜用祛風、通絡、止痛、清熱除煩、定驚的南蛇肉,配健脾益氣、治風、破血、化痰的蘑菇、香菇、筍片與補中益氣、養(yǎng)血的豬肉、鴨肉等品組合而成。此湯重在補正祛邪。具有補氣養(yǎng)血,祛風濕、強筋骨、活血通絡、化痰止痛的功效。此外,雙菇還具有抗癌的作用。此湯萊??勺鳛轱L濕痹痛,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手足拘攣或各種痛癥的保健食品。

[方十四]

母雞300克,熟雞油15克,雞蛋白5克,味精O.5克,豬油O.4克,干團粉5克,料酒7克,上等糯米10克,精鹽0.15克。把糯米洗凈浸著備用(約浸2小時),將雞剔骨,剁成4大塊,在雞肉的另一邊用刀劃成寬約3毫米的十字型刀花,再切成2.5厘米見方的塊狀,先放精鹽、味精、精酒等浸泡半小時,使之人味;蛋清與團粉調(diào)和成蛋糊狀;把預先浸泡好的糯米平鋪在盤上,把腌好的雞塊蘸上蛋糊,放在成糯米盤里滾上米粒,滾動時應注意均勻,滾好后把雞塊逐一放在涂有一層豬油的盤上,上屜旺火蒸約3--4小時,取出,然后把濾出的雞汁和雞油再淋在雞塊上即成。

共2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查看評論

標簽: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評論:中風常用的偏方、驗方

首頁 | 高級搜索 | 聯(lián)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返回頂部 | RSS訂閱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