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guān)注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guān)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
人體穴位網(wǎng)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偏方大全 > 兒科偏方 > 小兒口腔病偏方

中醫(yī)小偏方巧除寶寶口臭

時間:2012-11-30 16:02:18   來源:人體穴位網(wǎng)  作者:dzczkj.com.cn

抱在懷里散發(fā)淡淡奶香的寶寶,哪天突然小嘴飄出異常的口臭,你可能會特別緊張:難道寶寶哪里不舒服了嗎?

  的確,身體健康、口腔清潔的寶寶很少有口臭??诔舨淮砟撤N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因此要消除口臭困擾,首先要找到原因所在。

  口臭有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之分

  正常狀態(tài)

  寶寶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可能會出現(xiàn)口臭。生理性口臭的主要原因是口腔衛(wèi)生不好,如吃奶后不及時潄口,遺留在口腔內(nèi)的乳汁發(fā)酵,產(chǎn)生臭味。

  口腔干燥是另外一個原因。寶寶每天分泌將近1升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種抗體和各種酶,能將細菌沖洗和殺掉。如果唾液分泌量減少,口腔干燥,自潔功能降低,也會發(fā)生口臭。

  異常情況

  排除以上正常情況的口臭,寶寶就該去看醫(yī)生了。病理性口臭的原因更多,如齲齒、牙齦炎、牙結(jié)石、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疾?。槐馓殷w炎、咽炎、萎縮性鼻炎、化膿性副鼻竇炎等耳鼻喉科疾病;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系統(tǒng)疾?。幌詽?、幽門梗阻等消化道疾病。

  媽媽智囊團

  牢記對癥下藥的總原則        

  要治療寶寶的口臭,首先要找到原因,對癥下藥,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生理性口臭的消除方法

  1.保持口腔清潔

  會刷牙的寶寶應(yīng)該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而且晚上刷牙更重要,這是一天中食物殘渣儲存最多的時候,而且睡覺時間長,唾液分泌少,發(fā)酵產(chǎn)酸更厲害。  

  此外,還要讓寶寶養(yǎng)成三餐后及時漱口、吃過零食后(特別是糖果)及時漱口的好習慣。

  2.給寶寶選好小牙刷

  建議選用兒童保健牙刷。這種牙刷的特點是頭小,毛軟,有彈性,刷毛排列和整體設(shè)計科學合理。這種牙刷在口腔內(nèi)轉(zhuǎn)動靈活,能有效清潔牙齒的各個部位。

  3.教會寶寶正確刷牙

  教會寶寶如何刷牙很重要,如采用豎刷法時要順著牙縫的方向,而不能拉鋸似的橫著刷,橫刷不僅不能將牙縫里的食物殘渣刷洗干凈,還會使牙齒出現(xiàn)“楔狀缺損”,進而使牙本質(zhì)暴露出來。

  病理性口臭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口臭是不是病理性的,需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如果有齲齒、牙周炎、牙結(jié)石、副鼻竇炎、扁桃體炎等疾病,則應(yīng)該進行相應(yīng)的治療。

  中醫(yī)視口臭

  中醫(yī)認為,口臭多為胃有積熱、脾胃火盛、肝腎陰虛、腸腑實熱等引起,口臭若兼有上腹脹悶,噯氣、泛惡等癥,則多由食滯引起。

  胃積熱

  胃積熱表現(xiàn)為口臭、舌干、牙齦紅腫等。

  治療原則:清胃瀉熱。選清胃散,主要藥物有黃連、生地、升麻、丹皮、當歸等。

  脾胃火盛

  脾胃火盛表現(xiàn)為口瘡口臭、口唇干燥等。

  治療原則:清瀉脾胃伏火。用瀉黃散加減,主要藥物有藿香、生石膏、梔子、防風、甘草等。

  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表現(xiàn)為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口咽干燥、口臭。

  治療原則:滋補肝腎。用左歸飲加減,主要藥物有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等。

  腸腑實熱

  表現(xiàn)為大便秘結(jié)和口臭。

  治療原則:滋陰通便。選用番瀉葉、麥冬、草決明等泡茶喝,當有良好的效果。

  食滯

  這是因為寶寶暴飲暴食,過食傷脾,食積不化,腐臭之氣上熏,故為口臭。

  治療原則: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之類的藥物消食導滯。保和丸內(nèi)含的主要藥物有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陳皮、萊菔子、連翹等。

  中醫(yī)治療口臭6秘方

  1.香薷15克,煎湯??诜?,也可以頻頻含潄。

  2.橘皮、肉桂、佩蘭等份,干燥后研末。將大棗煮熟,去皮和核,與藥末一同成泥,做成小丸,放入口中時時咀嚼。

  3.丁香1捏,用滾開水泡茶喝,或者用1~2枚含服。

  4.取白豆蔻1~2粒,放口中咀嚼,汁咽下,渣可吐掉。

  5.藿香3克、白菊花6克,金銀花6克,薄荷1.5克,泡茶頻頻飲服。

  6.若吃了大蒜、韭菜、洋蔥后有口臭,只需咀嚼1捏茶葉或黑棗即可。

查看評論

評論:中醫(yī)小偏方巧除寶寶口臭

精彩專題

首頁 | 高級搜索 | 聯(lián)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返回頂部 | RSS訂閱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