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注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
人體穴位網(wǎng)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人體穴位圖 > 艾灸療法

頸椎病的艾灸療法

時間:2012-11-01 11:33:42   來源:人體穴位網(wǎng)  作者:dzczkj.com.cn

艾灸療法是借助灸火的熱力給人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jīng)絡的作用,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夺t(yī)學入門》曰:“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法主要以艾葉為材料,艾葉性味辛苦辛溫,入肝脾腎經(jīng),氣味芳香,易燃,作為灸料具有溫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jié)、冋陽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睹t(yī)別錄》記載: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

灸法的分類

(一)艾炷灸法

是將純凈的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手捏搓成圓錐形的艾炷。小者如麥粒大小,中等大小如半截橄欖等大小不一。灸時每燃完 1個艾炷,叫做1壯。艾炷灸又分直接灸與間接灸兩類。

直接灸: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

瘢痕灸: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涂以少些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將黃豆或棗核大小的艾炷置于腧穴上施灸。由于局部皮膚燒灼燙傷,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 5〜6周左右,久瘡自行痊愈,結(jié)痂脫落后而留下瘢痕?;摼氖蔷植拷M織的無菌性化膿現(xiàn)象,能改善體質(zhì),增強機體抵抗力而達到治療效果。

無瘢痕灸: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更換艾炷再灸。連續(xù)灸完3〜7壯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后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間接灸: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蔥灸、 隔附子餅灸、隔蔥灸、隔胡椒灸等。頸椎病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隔姜灸:用鮮姜切成直徑約2〜3cm,厚約1cm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置于施灸部位,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一般每次選2〜3穴,每次灸2〜3壯。本法對于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等一切寒癥均有較好療效。

隔鹽灸:用純凈的食鹽填敷于臍部,或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附子餅灸: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diào)和做成直徑約 3cm、厚約0.8cm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置于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

 

(二)艾條灸法

艾條灸法是將艾條點燃后在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熏灼的方法,乂稱艾卷灸法。其優(yōu)點是,操作方便,不易燒灼皮膚,除了五官之外,身體任何部位皆可使用。因其具體操作不同,又可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3種。

1.溫和灸:將已點燃的艾條對準施灸部,固定在一定的距離約距皮膚1〜2施灸。一般每穴5〜10分鐘。灸時患者自覺有一股溫熱暖流,直透肌膚深部,有溫熱舒適感覺。此法具有溫通經(jīng)脈、散寒祛邪的作用,適于灸療各種病證。

2.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燃著的一端對準穴位,與施灸部位距離不同定。先使艾條接近皮膚,待有溫熱感后,又提髙,一起一落,往返動作,如鳥之啄食。一般每穴可灸5分鐘左右。

3.回旋灸:將艾條燃著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 1左右的距離,然后將燃著的艾條均勻地向左右方向轉(zhuǎn)動,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可灸 15〜30分鐘。本法適用于風濕痹痛及神經(jīng)麻痹。

艾條施灸須注意:艾條積灰過多時,則離開人體吹去后再灸。病人體位要舒適,方能夠持久,并防止冷風直接吹拂。灸后要將火熄滅,以防復燃,最好把艾卷著火之一端插入口徑合適之小鐵筒或小瓶內(nèi),自然就會熄滅,留下焦頭,便于下次點燃。

 

(三)溫針灸

溫針灸是針刺與艾條結(jié)合使用的一種方法,適合于既要留針又必須施灸的疾病。它使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nèi),達到治療目的。

操作方法是針刺得氣后,將毫針留在適當?shù)纳疃?,將艾絨套在針柄上點燃,直到艾絨燃完為止。溫針灸能使局部溫熱而無痛感,刺激柔和、均勻。

(四)其他灸法

1.燈火灸:又名燈草灸,是民間沿用已久的一種簡便灸法。

方法:燈心草一根,用麻油浸之,燃著后用快速動作對準穴位,猛一接觸聽到“叭”的一聲迅速離開。該法具有疏風解表、行氣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

2.天灸:乂名藥物灸、發(fā)泡灸。選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涂敷于穴位或患處,使局部充血、起泡如灸瘡,故名天灸。

3.白芥子灸:將白芥子碾成細末,用水調(diào)和,敷貼于穴位或患處。利用其較強的刺激作用促使發(fā)泡達到治療目的。

4.蒜泥灸:將大蒜搗亂如泥敷貼于穴位。 (幻斑蝥灸:將斑蝥的干燥全蟲碾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調(diào)和。使用時先取膠布一塊,中間剪一小孔如黃豆大小貼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護周圍皮膚,將斑蝥粉少許置于孔中,上面再貼一層膠布固定即可。

共2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查看評論

評論:頸椎病的艾灸療法

首頁 | 高級搜索 | 聯(lián)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返回頂部 | RSS訂閱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