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注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
人體穴位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人體穴位圖 > 經絡穴位

腿部穴位分布圖-下肢穴位主治疾病詳解

時間:2013-06-30 17:17:34   來源:人體穴位網  作者:dzczkj.com.cn

本文詳細講解了下肢穴位主治疾病:包括下肢各個個穴位的定位、功效、主治、簡便穴療、古代醫(yī)家論述等內容。

 梁丘穴 Liángqiū(足陽明胃經

[定位]屈膝,大腿前面,髕骨外上角3橫指處。

[功效]和胃通絡,理氣止痛。

[主治]胃痛、膝腫痛、下肢不遂、乳腺炎、血尿。

[簡便穴療]按揉梁丘、足三里、中脘治療胃痛。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梁丘、足三里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然后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中脘穴上,按壓3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膝腳腰痛,冷痹不仁,不屈伸。

腿部穴位分布圖正面

犢鼻穴 Dúbí(足陽明胃經

[定位]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又稱“外膝眼”。

[功效]舒筋利節(jié),祛寒逐濕,消腫止痛。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

[簡便穴療]按揉犢鼻、血海、解溪治療膝關節(jié)疼痛。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犢鼻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同法按揉血海、解溪穴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膝中痛不仁、跪難起,足寒,腳氣。

足三里 Zúsānlǐ(足陽明胃經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橫指,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處。

[功效]健脾和胃,消積化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泄瀉、便秘、乳腺炎、下肢痹痛、癲狂、神經衰弱。

[簡便穴療]按揉足三里、中脘治療消化不良。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足三里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然后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中脘穴上,稍用力按壓30下。本穴為保健要穴,常溫和灸可強身健體。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虛憊。

上巨虛 Shàngjùxū(足陽明胃經)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處。

[功效]調理腸胃,通腑化滯,舒筋活絡。

[主治]腸鳴、腹痛、泄瀉、便秘、腸癰、下肢痿痹。

[簡便穴療]隔姜灸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結腸炎。方法是:取鮮姜一塊,切成直徑1~2cm、厚0.3cm的姜片,用縫衣針在姜片上刺10~20個小孔?;颊哐雠P,將處理好的姜片放在腿部上巨虛穴上,將點燃的艾條放在距離姜片0.5~1.5cm處,灸10~15分鐘。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臟氣不足,偏風腳氣。

下巨虛 Xiàjùxū(足陽明胃經)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處。

[功效]調理腸腑,行氣活血,舒筋活絡。

[主治]小腹痛、泄瀉、痢疾、乳腺炎、下肢痿痹。

[簡便穴療]按摩下巨虛、關元治療消化不良。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下巨虛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然后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關元穴上,稍用力按壓3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小腸諸疾,腳氣不足,沉重,唇干。

豐隆穴 Fēnglóng(足陽明胃經)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條口外1橫指,距脛骨前緣2橫指(中指)處。

[功效]健脾和胃,利濕豁痰,安神定志。

[主治]頭痛、眩暈、咳嗽、嘔吐、便秘、水腫、癲狂癇、下肢痿痹。此穴為化痰要穴。

[簡便穴療]按摩豐隆、風池治療眩暈。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豐隆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然后食指、中指放在風池穴上,稍用力按壓3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厥逆,大小便難,怠惰,腿膝酸。

沖陽穴 Chōngyáng(足陽明胃經)

[定位]在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功效]理氣和胃,寧神通絡。

[主治]口眼?斜、面腫、齒痛、癲狂癇、胃病、足痿無力。

[簡便穴療]按摩沖陽、大椎、豐隆治癲狂癇。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沖陽、豐隆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然后再按壓大椎穴30下。

內庭穴 Nèitíng(足陽明胃經)

[定位]足背第2、3趾間的縫紋端。

[功效]清胃瀉熱,通腑化滯,通絡止痛。

[主治]咽喉腫痛、鼻出血、胃痛、腹脹、腹瀉、便秘。此穴為瀉胃火要穴。

[簡便穴療]按摩內庭、合谷治齒痛。方法是:雙手食指、中指同時放在同側內庭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然后再按壓兩側合谷穴各3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四肢厥逆,腹脹滿。

腿部穴位分布圖.jpg

隱白穴 Yǐnbái(足太陰脾經

[定位]在足大趾末節(jié)內側,距趾甲角0.1寸。

[功效]理脾和胃,止血調經,瀉熱開竅,鎮(zhèn)痙寧神。

[主治]癲狂、多夢、驚風、腹脹、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崩漏。

[簡便穴療]灸隱白治小兒夜啼,每日1次。用燈火灸治崩漏,用火柴棒點燃后趁火苗正旺,對隱白施灸,每日灸1次。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

大都穴 Dàdū(足太陰脾經

[定位]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jié)(第1跖趾關節(jié))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功效]溫里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腹脹、胃痛、嘔吐、泄瀉、便秘、熱病。

[簡便穴療]按摩大都、足三里治腹脹。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大都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熱癥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痛,傷寒四肢冷。

太白穴 Tàibái(足太陰脾經

[定位]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jié)(第1跖骨關節(jié))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功效]健脾和胃,祛濕化痰,疏經通絡。

[主治]胃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

[簡便穴療]按摩太白、大巨治療便秘。方法是:一手拇指放在對側太白穴,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兩手交換。然后雙手食指、中指分別放在同側大巨穴上,稍用力按壓3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

公孫穴 Gōngsūn(足太陰脾經)

[定位]在足內側緣,當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凹陷處。

[功效]理脾和胃,寬胸理氣,調理沖脈

[主治]胃痛、嘔吐、痛經、腹痛、泄瀉、痢疾。

[簡便穴療]按摩公孫治小兒腹瀉。左手握踝部,右手拇指腹在公孫上做直線推動60次,再向兩端分推60次,或用拇指按公孫旋揉60次,每日雙側各1次,5日為一療程,同時用市售止瀉散,每日敷臍1次。

[病例及體會]嘗治療數例學生痛經正作,腹痛連腰,痛苦不堪,囑其仰臥于床,強刺激雙側公孫穴,均應針痛止。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寒瘧,不嗜食。

商丘穴 Shāngqiū(足太陰脾經)

[定位]在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jié)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功效]健脾化濕,舒筋活絡。

[主治]腹脹、泄瀉、便秘、黃疸、足踝痛。此穴為治療踝關節(jié)扭傷要穴。

[簡便穴療]指壓商丘可健脾。方法是:一手扶足,另一手拇指放在商丘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兩手交換。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腹脹,腸中鳴,不便。

三陰交 Sānyīnjiāo(足太陰脾經)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橫指,脛骨內側緣后方。

[功效]健脾利濕,滋補肝腎,調和營衛(wèi),滋陰養(yǎng)血,通經活絡。

[主治]腸鳴腹脹、腹瀉、月經不調、帶下、不孕、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

[簡便穴療]按揉三陰交、天樞、腎俞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方法是:一手拇指放在對側三陰交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兩手交換。然后雙手食指、中指分別放在同側天樞穴上,稍用力按壓30下。最后雙手分別放在腰后,拇指在前,揉搓腎俞6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痛身重。

陰陵泉 Yīnlíngquán(足太陰脾經)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踝后下方凹陷處。

[功效]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主治]腹脹、泄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本穴為利濕要穴。

[簡便穴療]按揉陰陵泉、氣海、三陰交治療小便不利。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

血海穴 Xuèhǎi(足太陰脾經)

[定位]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橫指,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簡便取穴法:患者屈膝,醫(yī)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髕骨上緣,第2~第5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對側取法仿此。

[功效]清熱涼血,祛風除濕,理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崩漏、經閉、濕疹、丹毒。

[簡便穴療]灸血海治療皮膚瘙癢。方法是:將點燃的艾條放在距離血海穴2cm處,灸10~15分鐘。

承扶穴 Chéngfú(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功效]舒筋活絡,消痔通便。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簡便穴療]按揉承扶、委中治療坐骨神經痛。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腰脊相引如解,大便難,陰胞有寒,小便不利。

殷門穴 Yīnmén(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大腿后面,當承扶與委中連線的中點。

[功效]疏經通絡,強筋壯骨。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簡便穴療]按揉殷門、大腸俞、委中治療坐骨神經痛。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

委中穴 Wěizhōng(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功效]舒筋利節(jié),清熱解毒,調理膀胱。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瀉、小便不利、遺尿。

[簡便穴療]按揉委中、承山治療腿抽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腰脊強引腹痛。

承山穴 Chéngshān(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功效]舒筋解痙,通腸療痔。

[主治]痔疾、腿抽筋、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簡便穴療]按揉承山、腎俞、委中治療腰背痛。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大便不通,轉筋,痔腫。

昆侖穴 Kūnlún(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清利頭目,行氣理胞。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癲癇、難產、腰骶疼痛、足跟腫痛。

[簡便穴療]按揉昆侖、風池治療頭痛、目眩。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頭痛,咳喘滿,腰背內引痛。

仆參穴 Púcān(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足外側部,外踝后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

[功效]舒筋利節(jié),散寒祛濕。

[主治]足跟痛、下肢痿痹、癲癇。

[簡便穴療]按揉仆參、太溪治療足跟痛。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足痿,失履不收,足跟痛不得履也。

申脈穴 Shēnmài(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功效]調理陽img14,舒筋通絡。

[主治]頭痛、眩暈、癲狂癇、腰腿酸痛、目赤腫痛、失眠。

[簡便穴療]艾條雀啄灸雙側申脈穴10分鐘治療急性泄瀉,以局部有溫熱感而灼痛為宜。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治風眩,腰腳痛。

至陰穴 Zhìyīn(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在足小趾末節(jié)外側,距趾甲角0.1寸。

[功效]疏風清熱,,正胎催產。

[主治]頭痛、目痛、鼻塞、鼻出血、胎位不正、難產。

[簡便穴療]胎位不正可灸至陰穴。半臥位,松開腰帶,醫(yī)者或孕婦家人以艾條雀啄灸雙側至陰穴30分鐘,每日1次,注意避免灼傷。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目生翳,鼻塞頭痛,風寒從足小趾起。

涌泉穴 Yǒngquán(足少陰腎經

[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功效]清熱開竅,交通心腎,引火歸元。

[主治]頭頂痛、頭暈、眼花、咽喉痛、失聲、小便不利、大便難、小兒驚風。

[簡便穴療]按揉涌泉、太沖、百會治療頭項痛。方法是:用一手拇指按住對側涌泉穴,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同法按揉太沖穴。再用雙手中指按揉百會穴6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涌泉為腎經井穴,腎藏元陰、元陽,而涌泉又為全身唯一與地相接的穴位,是全身陰氣發(fā)生之源,經常按揉還可以強身保健。

太溪穴 Tàixī(足少陰腎經

[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滋補腎陰,潤肺止咳,通調沖任。

[主治]頭痛目眩、咽喉腫痛、耳聾、耳鳴、咳喘、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

[簡便穴療]灸療太溪穴能溫腎壯陽,補羸祛寒。方法是:將點燃的艾條放在距離太溪穴1~2cm處,灸10~15分鐘,每天1次。

[古代醫(yī)家論述]太溪為腎之輸、原穴,五行屬土。腎有水火之齋之說,來自先天的真陰、真陽,互相環(huán)抱養(yǎng)化生命的原動力,即真氣。此真氣循經布散全身,對全身有溫養(yǎng)推動的作用。

復溜穴 Fùliū(足少陰腎經)

[定位]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3橫指,跟腱的前方。

[功效]滋陰清熱,補腎利水。

[主治]盜汗、泄瀉、水腫、腹脹、足痿、脈微細時無、身熱無汗、腰脊強痛。

[簡便穴療]按揉復溜、陰郄,治療小兒盜汗。方法是:用一手拇指按住對側復溜穴,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同法按揉陰郄穴。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腰脊內引痛,不得俯仰起坐。

環(huán)跳穴 Huántiào(足少陽膽經

[定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利節(jié),通經活絡。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風疹、挫閃腰疼、膝踝腫痛。

[簡便穴療]肘壓環(huán)跳穴治療腰胯疼痛。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冷風濕痹不仁,風疹遍身,半身不遂。

陽陵泉 Yánglíngquán(足少陽膽經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功效]疏肝利膽,舒筋利節(jié),鎮(zhèn)驚息風,利膽退黃。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

[簡便穴療]按揉陽陵泉、足三里治療膝關節(jié)疼痛。方法是:一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對側陽陵泉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兩手交換。同法按揉足三里穴。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膝伸屈不得,偏風半身不遂。

光明穴 Guāngmíng(足少陽膽經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橫指,腓骨前緣。

[功效]清肝明目,通經活絡。

[主治]目痛、夜盲、乳脹痛、膝痛、下肢痿痹。

[簡便穴療]按揉光明、睛明治療老花眼。方法是:一手拇指放在同側光明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兩手交換。然后雙手中指同時按揉睛明穴6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熱病汗不出,卒狂。

懸鐘穴 Xuánzhōng(足少陽膽經)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橫指,腓骨前緣。

[功效]疏肝利膽,通經活絡,養(yǎng)髓壯骨。

[主治]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腹脹滿、脅肋疼痛、膝腿痛、腋下腫。

[簡便穴療]懸灸雙側懸鐘各15分鐘左右,緩解下肢疲勞。方法是:將點燃的艾條放在距離懸鐘穴1~2cm處,灸10~15分鐘,每天1次。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喉痹,頸項強,半身不遂,手足不歸。

丘墟穴 Qiūxū(足少陽膽經)

[定位]在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功效]疏肝利膽,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主治]外踝腫痛、頸項痛、下肢痿痹、瘧疾、疝氣、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中風偏癱。

[簡便穴療]按揉丘墟、商丘治踝關節(jié)扭傷。方法是:一手食指、中指放在同側丘墟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同法按揉商丘穴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目生翳,轉筋,卒疝。

足臨泣 Zúlínqì(足少陽膽經)

[定位]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jié)(第4趾關節(jié))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功效]疏肝利膽,清利頭目,通經活絡。

[主治]頭痛、目眩、乳腺炎、瘰疬、脅肋痛、瘧疾、中風偏癱、足腫痛。

[簡便穴療]艾條灸足臨泣矯正胎位,每次30分鐘,每日1次。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支滿,乳癰,目眩。

大敦穴 Dàdūn(足厥陰肝經

[定位]在足大指末節(jié)外側,距趾甲角0.1寸。

[功效]瀉熱醒神,調經止崩,固攝胞宮。

[主治]疝氣、月經不調、血崩、尿血、癃閉、遺尿、淋疾、癲狂、腹痛。

[簡便穴療]燈火灸大敦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方法是:用燈心草2~3根合并一起,蘸麻油點燃,快速觸點大敦穴,以皮破為度,一次不破再點一次,隔7日再行下次治療。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五淋,卒疝七疝,小便不禁。

行間穴 Xíngjiān(足厥陰肝經

[定位]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后方赤白肉際處。

[功效]清肝瀉火,涼血調經,息風潛陽。

[主治]痛經、白帶、遺尿、疝氣、胸脅滿痛、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失眠、口?、膝腫、下肢內側痛、足腫痛。

[簡便穴療]按揉行間、睛明治青光眼、降眼壓。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行間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再用雙手中指同時按揉同側睛明穴100下。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嘔吐,善怒,四肢逆冷,轉筋。

太沖穴 Tàichōng(足厥陰肝經

[定位]在足背側,當第1、2跖骨結合部前下凹陷處。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利膽,息風鎮(zhèn)驚,調經通絡。

[主治]頭痛、眩暈、疝氣、月經不調、遺尿、小兒驚風、癲狂、脅痛、腹脹、咽痛、目赤腫痛。

[簡便穴療]指針按壓太沖穴治療閃挫脅痛。方法是:雙手拇指同時放在同側太沖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主心痛脈弦,腰引小腹痛,大便難,小便淋,女子漏下。

中封穴 Zhōngfēng(足厥陰肝經)

[定位]在足背側,當足內踝前,商丘與解溪連線之間,脛骨前肌腱的內側凹陷處。

[功效]疏肝利膽,通經活絡。

[主治]疝氣、遺精、小便不利、黃疸、胸腹脹滿、腰痛、足冷、內踝腫痛。

[簡便穴療]按揉中封、三陰交治療胸腹脹滿。方法是:一手拇指放在對側中封穴上,按壓時心中默數5下,連做5次,兩手交換。同法按揉三陰交穴。

[古代醫(yī)家論述]《針灸大成》:小腹腫痛,五淋,痿厥失精,筋攣。

膽囊穴 Dǎnnáng(奇穴)

[定位]在小腿外側上部,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2橫指處。

[主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膽絞痛、脅痛、下肢萎痹。

[簡便穴療]按揉膽囊治療急、慢性膽囊炎。

闌尾穴 Lánwěi(奇穴)

[定位]在小腿前側上部,當犢鼻下5橫指,脛骨前緣旁開1橫指處。

[主治]急慢性闌尾炎、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簡便穴療]按揉闌尾治療闌尾炎。

八風 Bāfēng(奇穴)

[定位]在足背側,第1至第5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一側4穴,左右共8穴。

[主治]足腫痛、腳弱無力、頭痛、牙痛、瘧疾、毒蛇咬傷、足趾發(fā)紺癥、月經不調。

[簡便穴療]按揉八風治療足掌疼痛、麻木。

查看評論

評論:腿部穴位分布圖-下肢穴位主治疾病詳解

首頁 | 高級搜索 | 聯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網站地圖 | 返回頂部 | RSS訂閱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