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chǎn)于中國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xí)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藥。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回陽救逆、 補(bǔ)火助陽,散寒止痛。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fēng)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附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毛茛目
科
毛茛科
亞科
金蓮花亞科
族
翠雀族
屬
烏頭屬
種
烏頭
分布區(qū)域
中國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擴(kuò)展閱讀
本草綱目-附子更多>>
「釋名」其母名烏頭。
時珍曰∶初種為烏頭,象烏之頭也。附烏頭而生者為附子,如子附母也。烏頭如芋魁, 附子如芋子,蓋一物也。別有草烏頭、白附子,故俗呼此為黑附子,川烏頭以別之。諸家不 分烏頭有川、草兩種,皆混雜注解,今悉正之。
「集解」《別錄》曰∶附子生犍為山谷及廣漢。冬月采為附子,春月采為烏頭。
弘景曰∶烏頭與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八角者良。烏頭四月采。春時莖初生有腦 頭,如烏鳥之頭,故謂之烏頭。有兩歧共蒂,狀如牛角者,名烏喙。取汁煎為射罔。天雄 似附子,細(xì)而長,乃至三、四寸。側(cè)子即附子邊角之大者。并是同根,而《本經(jīng)》附子出犍 為,天雄出少室,烏頭出朗陵,分生三處,當(dāng)各有所宜也,今則無別矣。
恭曰∶天雄、附子、烏頭,并以蜀道綿州、龍州者佳,俱以八月采造。余處雖有造得者, 力弱,都不相似。江南來者,全不堪用。大明曰∶天雄大而長,少角刺而虛;附子大而短, 有角平穩(wěn)而實。烏喙似天雄,烏頭次于附子,側(cè)子小于烏頭,連聚生者名為虎掌,并是天雄 一裔,子母之類,氣力乃有殊等,即宿根與嫩者爾。
曰∶烏頭少有莖苗,身長而烏黑,少有旁尖。烏喙皮上蒼色,有尖頭,大者孕八、九 個,周遭底陷,黑如烏鐵。天雄身全矮,無尖,周匝四面有附子,孕十一個,皮蒼色。側(cè)子 只是附子旁,有小顆如棗核者。木鱉子是喙、附、烏、雄、側(cè)中毗患者,不入藥用。
保升曰∶正者為烏頭;兩歧者為烏喙;細(xì)長三、四寸者為天雄;根旁如芋散生者,為附子; 旁連生者為側(cè)子,五物同出而異名。苗高二尺許,葉似石龍芮及艾。
宗 曰∶五者皆一物,但按大小長短以象而名之爾。
頌曰∶五者今并出蜀土,都是一種所產(chǎn),其種出于龍州。冬至前,先將陸田耕五、七遍, 以 豬糞糞之,然后布種,逐月耘耔,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其苗高三、四尺,莖作四棱,葉如艾, 其花紫碧色作穗,其實細(xì)小如桑椹狀,黑色。本只種附子一物,至成熟后乃有四物。以長二、 三寸者為天雄;割削附子旁尖角為側(cè)子,附子之絕小者亦名側(cè)子;元種者為烏頭;其余大小 者,皆為附子,以八角者為上。綿州彰明縣多種之,惟赤水一鄉(xiāng)者最佳。然收采時月與本草 不同。謹(jǐn)按∶本草冬采為附子,春采為烏頭?!恫┪镏尽费浴酶阶印躅^、天雄一物也,春 秋冬夏采之各異。而《廣雅》云∶奚毒,附子也。一歲為側(cè)子,二年為烏喙,三年為附子, 四年為烏頭,五年為天雄。今一年種之,便有此五物。豈今人種蒔之法,用力倍至,故爾繁 盛乎? 時珍曰∶烏頭有兩種∶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謂之川烏頭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 采為烏頭。冬則生子已成,故曰冬采為附子。其天雄、烏喙、側(cè)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 名;若生子少及獨頭者,即無此數(shù)物也。其產(chǎn)江左、山南等處者,乃《本經(jīng)》所列烏頭,今 人謂之草烏頭者是也。故曰其汁煎為射罔。陶弘景不知烏頭有二,以附子之烏頭、注射罔之 烏頭,遂致諸家疑貳,而雷 之說尤不近理。宋人楊天惠著《附子記》甚悉,今撮其要,讀 之可不辯而明矣。其說云∶綿州乃故廣漢地,領(lǐng)縣八,惟彰明出附子。彰明領(lǐng)鄉(xiāng)二十,惟赤 水、廉水、昌明、會昌四鄉(xiāng)產(chǎn)附子,而赤水為多。每歲以上田熟在農(nóng)地工作壟。取種于龍安、龍州、 齊歸、木門、青堆 其花紫瓣黃蕤,長苞而圓。七月采者,謂之早水,拳縮而小,蓋未長成也。九月采者乃佳。
其品凡七,本同而末異。其初種之小者為烏頭;附烏頭而旁生者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 為鬲子;附而長者為天雄;附而尖者為天錐;附而上出者為側(cè)子;附而散生者,為漏籃子, 皆脈絡(luò)連貫,如子附母,而附子以貴,故專附名也。凡種一而子六、七以上,則皆??;種一 而子二、三,則稍大;種一而子特生,則特大。附子之形,以蹲坐正節(jié)角少者為上,有節(jié)多 鼠乳者次之,形不正而傷缺風(fēng)皺者為下。本草言附子八角者為良,其角為側(cè)子之說,甚謬矣。
附子之色,以花白者為上,鐵色者次之,青綠者為下。天雄、烏頭、天錐,皆以豐實盈握者 為勝。漏籃、側(cè)子,則園人以乞役夫,不足數(shù)也。謹(jǐn)按∶此記所載漏籃,即雷 所謂木鱉子, 大明所謂虎掌者也。其鬲子,即烏喙也。天錐,即天雄之類,醫(yī)方亦無此名,功用當(dāng)相同爾。
「修治」保升曰∶附子、烏頭、天雄、側(cè)子、烏喙,采得,以生熟湯浸半日,勿令滅氣, 出以白灰 之,數(shù)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 頌曰∶五物收時,一處造釀。其法∶先于六月內(nèi),造大小面曲。未采前半月,用大麥煮成粥, 以曲造醋,候熟去糟。其醋不用太酸,酸則以水解之。將附子去根須,于新甕內(nèi)淹七日,日 攪一遍,撈出以疏篩攤之,令生白衣。乃向慢風(fēng)日中曬之百十日,以透干為度。若猛日,則 皺而皮不附肉。
時珍曰∶按《附子記》云∶此物畏惡最多,不能常熟?;蚍N美而苗不茂,或苗秀而根不 充,或以釀而腐,或以曝而攣,若有神物陰為之者。故園人常禱于神,目為藥妖。其釀法∶ 用醋醅安密室中,淹覆彌月,乃發(fā)出晾干。方出釀時,其大有如拳者,已定輒不盈握,故及 一兩者極難得。土人云∶但得半兩以上者皆良。蜀人餌者少,惟秦陜閩浙人宜之。然秦人才 市其下者,閩浙才得其中者,其上品則皆貴人得之矣。
弘景曰∶凡用附子、烏頭、天雄,皆熱灰微炮令拆,勿過焦。惟姜附湯生用之。俗方每 用附子,須甘草、人參、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
曰∶凡使烏頭,宜文武火中炮令皴拆,擘破用。若用附子,須底平有九角如鐵色,一 個重一兩者,即是氣全。勿用雜木火,只以柳木灰火中炮令皴拆,以刀刮去上孕子,并去底 尖,擘破,于屋下平地上掘一土坑安之,一宿取出,焙干用。若陰制者,生去皮尖底,薄切, 以東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漉出,日中曬干用。
震亨曰∶凡烏、附、天雄,須用童子小便浸透煮過,以殺其毒,并助下行之力,入鹽少 許尤好?;蛞孕”憬?、七日,揀去壞者,以竹刀每個切作四片,井水淘凈,逐日換水,再 浸七日,曬干用。
時珍曰∶附子生用則發(fā)散,熟用則峻補(bǔ)。生用者,須如陰制之法,去皮臍入藥。熟用者, 以水浸過,炮令發(fā)拆,去皮臍,乘熱切片再炒,令內(nèi)外俱黃,去火毒入藥。又法∶每一個, 用甘草二錢,鹽水、姜汁、童尿各半盞,同煮熟,出火毒一夜用之,則毒去也。
「氣味」辛,溫,有大毒。《別錄》曰∶甘,大熱。普曰∶神農(nóng)∶辛;岐伯、雷公∶甘, 有毒;李當(dāng)之∶苦,大溫,有大毒。
元素曰∶大辛大熱,氣濃味薄,可升可降,陽中之陰,浮中沉,無所不至,為諸經(jīng)引用 之藥。
好古曰∶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其性走而不守,非若干姜止而不行。
趙嗣真曰∶熟附配麻黃,發(fā)中有補(bǔ),仲景麻黃附子細(xì)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是也。生附 配干姜,補(bǔ)中有發(fā),仲景干姜附子湯、通脈四逆湯是也。
戴原禮曰∶附子無干姜不熱,得甘草則性緩,得桂則補(bǔ)命門。
李燾曰∶附子得生姜則能發(fā)散,以熱攻熱,又導(dǎo)虛熱下行,以除冷病。
之才曰∶地膽為之使。惡蜈蚣。畏防風(fēng)、黑豆、甘草、人參、黃 。
時珍曰∶畏綠豆、烏韭、童溲、犀角。忌豉汁。得蜀椒、食鹽,下達(dá)命門。
「主治」風(fēng)寒咳逆邪氣,溫中,寒濕 ,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破癥堅積聚血瘕,金 瘡(《本經(jīng)》)。腰脊風(fēng)寒,腳疼冷弱,心腹冷痛,霍亂轉(zhuǎn)筋,下痢赤白,強(qiáng)陰,堅肌骨,又 墮胎,為百藥長(《別錄》)。溫暖脾胃,除脾濕腎寒,補(bǔ)下焦之陽虛(元素)。除臟腑沉寒, 三陽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jīng)閉,補(bǔ)虛散壅(李杲)。督脈為病,脊強(qiáng)而厥(好古)。
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fēng),痰厥氣厥,柔 癲癇,小兒慢驚,風(fēng)濕麻痹,腫滿 香港腳, 頭風(fēng),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 冷瘡。合蔥涕,塞耳治聾(時珍)。
展開
目錄
1形態(tài)特征
2生長環(huán)境
3分布范圍
4亞種種類
5栽培技術(shù)
6炮制加工
7價值效用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
塊根倒圓錐形,長2-4厘米,粗1-1.6厘米。莖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離生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莖中部葉有長柄;葉片薄革質(zhì)或紙質(zhì),五角形,長6-11厘米,寬9-15厘米,基部淺心形三裂達(dá)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寬菱形,有時倒卵狀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時短漸尖近羽狀分裂,二回裂片約2對,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齒,間或全緣,側(cè)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脈疏被短柔毛;葉柄長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附子
附子
頂生總狀花序長6-10(-25)厘米;軸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狹卵形至披針形;花梗長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長3-5(10)毫米,寬0.5-0.8(-2)毫米;萼片藍(lán)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長1.7-2.2厘米,下緣稍凹,喙不明顯,側(cè)萼片長1.5-2厘米;花瓣無毛,瓣片長約1.1厘米,唇長約6毫米,微凹,距長(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無毛或疏被短毛,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蓇葖長1.5-1.8厘米種子長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橫膜翅。9-10月開花。
附子-中藥材性狀
附子-中藥材性狀
多年生草本,高0.6-1.5m。塊根常2個并連,紡錘形或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側(cè)根甚肥大,徑達(dá)5厘米。莖直立或稍傾斜,圓柱形,表面青綠色,上部為短茸毛或散生少數(shù)貼伏柔毛,下部老莖多帶紫色,莖下部光滑無毛。葉互生,革質(zhì),五角形,長6-11厘米,寬9-15厘米,掌狀3全裂,中央裂片菱狀楔形,急尖,近羽狀分裂,側(cè)裂片不等2裂,各裂片邊緣有粗齒或缺刻。
總狀花序狹長,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寬約2厘米,藍(lán)紫色,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側(cè)萼片長1.5-2厘米;花瓣2,無毛,有長爪,距長1-2.5毫米;雄蕊多數(shù);心皮3-5,離生。瞢菱果長約2厘米。花期9-10月份,果期10-11月份。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北至秦嶺和山東省東部,南至廣西省北部。生于山地草坡或灌叢中;多為人工栽培。
折疊編輯本段生長環(huán)境
喜溫暖、濕潤向陽環(huán)境,耐寒,忌重茬, 以土層深厚肥沃,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土壤栽培較好。生山地草坡或灌叢中。
折疊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附子主要分布于四川和陜西;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甘肅等亦有分布及種植。
附子傳統(tǒng)產(chǎn)區(qū)主要為四川江油及陜西城固、勉縣。建國后發(fā)展的新產(chǎn)區(qū)有四川安縣、布拖、美姑、城口;陜西南鄭、漢臺、興平、戶縣;河北晉縣、元氏;湖北竹山、竹溪;云南麗江、香格里拉維西、大理賓川巍山;山東菏澤、濰坊等。以四川江油、陜西城固種植歷史悠久,產(chǎn)量大,質(zhì)量好,銷全國并出口。
在我國分布于云南東部、四川、湖北、貴州、湖南、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浙江、江蘇、安徽、陜西南部、河南南部、山東東部、遼寧南部。在四川西部、陜西南部及湖北西部一帶分布于海拔850-2150米,在湖南及江西分布于700-900米間,在沿海諸省分布于100-500米間;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烏頭是我國烏頭屬中分布最廣的種,被我國勞動人民利用的歷史也較悠久,《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將烏頭列為下品。據(jù)有關(guān)文獻(xiàn)記載,在四川彰明、江油等地栽培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烏頭野生的植株有兩個塊根,經(jīng)過栽植后塊根數(shù)目增多,對這些塊根過去都給予不同名稱,并且各有不同的醫(yī)療用途。南北朝梁代的大醫(yī)學(xué)家陶弘景已指出:"烏頭與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烏頭四月采"。宋朝人楊天惠在他所寫的《彰明附子記》一文中出:"蓋附子之品有七,實本同而末異,其初種之小者為烏頭,附烏頭而旁生者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為鬲子,又附而長者為天雄,又附而尖者為天錐,又附而上者為側(cè)子,又附而散者為漏籃子"。明朝大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也指出:"初種為烏頭,象烏之頭也,附烏頭而生者為附子,如子附母也,烏頭如芋魁,附子如芋子,蓋一物也"。他并將烏頭分為川烏與草烏二類:"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謂之川烏頭……,其產(chǎn)江左山南等處者及本經(jīng)所列烏頭,今人謂之草烏頭。"烏頭、附子的主產(chǎn)區(qū)仍是四川江油、平武一帶。通常藥用商品主要是栽培品,主根(母根)加工后稱"川烏",側(cè)根(子根)則稱"附子",所含的化學(xué)成分有次烏頭堿、烏頭堿、新烏頭堿、塔拉地薩敏、川烏堿甲、川烏堿乙等化合物(藥學(xué)學(xué)報,12卷7期)。在醫(yī)療上,附子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zhuǎn)筋,脈微欲絕,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陽痿,水腫,脾陽衰弱的泄瀉久痢,脘腹冷痛,形寒畏冷,精神不振,以及風(fēng)寒濕痹,腳氣等癥(中藥志);川烏治中風(fēng),拘攣疼痛,半身不遂,風(fēng)痰積聚,癲癎等癥(中藥材手冊)。塊根可作箭毒,李時珍指出:"草烏頭取汁曬為毒藥,射禽獸,故有射網(wǎng)之稱";也可作土農(nóng)藥,消滅農(nóng)作物的一些病害和蟲害(中國土農(nóng)藥志)。烏頭的花美麗,可供觀賞,清人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一書中寫過較生動的描述:"其花色碧,殊嬌纖,名鴛鴦菊,花鏡謂之雙鸞菊,朵頭如比邱帽,帽拆內(nèi)露雙鸞并首,形似無二,外分二翼一尾"。("雙鸞"指的是兩個花瓣。)
烏頭,自川藏高原東緣起
烏頭種植
烏頭種植
向東遍歷長江中、下游以及珠江流域上游各省區(qū)的丘陵地區(qū),從江蘇向北經(jīng)過山東到達(dá)遼寧南部。在秦嶺西段出現(xiàn)了一個葉子多毛的變種,毛葉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pubescens。在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的山地出現(xiàn)了一個葉的中央裂片狹長,花序軸??s短的變種,黃山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hwangshanicum。在南京一帶低山地區(qū)出現(xiàn)了另一個類型,深裂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tripartitum,其特征是葉分裂明顯地不達(dá)基部,葉基部呈寬心形或截狀心形。以上三變種的花序和烏頭一樣都有反曲并貼伏的短柔毛。從浙江向北經(jīng)江蘇、山東到遼寧南部出現(xiàn)了第四個變種,展毛烏頭 A. carmichaeli var.truppelianum,這個類型與烏頭的區(qū)別在于花序軸和花梗,以及萼片外面都有開展的直毛;但是,在浙江、遼寧南部出現(xiàn)有過渡類型,有些居群的花序的毛稍離開軸展開一點,可是沒有到與軸成直角完全開展的程度。這些變種的塊根也都各在自己的分布地區(qū)被當(dāng)作"草烏"利用。
折疊化學(xué)成分
附子為川烏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較小的單酯類生物堿:苯甲酰烏頭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烏頭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烏頭胺(benzoyl hypacomne), 甚至被水解為毒性更小的胺醇類堿:烏頭胺(acomne)、中烏頭胺(mesacomne)、次烏頭胺(hypacomne)。從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烏頭堿(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華北馬頭堿、黃草烏頭堿、尼奧靈和附子亭等。從日本烏頭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離出具有強(qiáng)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鳥藥堿(dl-demethylcoclaurine,higenamine),此堿作用強(qiáng)烈,稀釋至10^-9濃度時仍顯強(qiáng)心活血作用。又報道從附子中分出一種棍掌堿(coryneine),具有升壓和強(qiáng)心的活性。
附子含烏頭堿(aconitine),中烏頭堿(mesaconitine),次烏頭堿(hypaconitine),塔拉烏頭胺(talatisamine),和烏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烏藥堿(demethylcoclaurine),棍掌堿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異飛燕草堿(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烏頭堿(benzoyl mesaconitine),新烏寧堿(neoline),附子寧堿(fuziline),北烏頭堿(beiwutine),多根烏頭堿(karakoline),去氧烏頭堿(deoxyaconitine),附子亭堿(fuzitine),準(zhǔn)葛爾烏頭堿(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烏頭堿(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烏頭堿(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豬毛菜堿(salsolinol)等。
折疊編輯本段亞種種類
107b. 黃山烏頭(變種)嚇虎打(浙江天目山)
藥學(xué)學(xué)報12:655.1965.--于陳邦杰等, 黃山植物的研究13.1965.與烏頭的區(qū)別:葉質(zhì)地較薄,草質(zhì),中央全裂片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小裂片較狹;花序軸極短,因此花序常似傘形花序。分布于江西東北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黃山)。生海拔1000米一帶山地。塊根藥用,治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等癥,還可作箭毒(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107c.(變種)草烏(浙江)
藥學(xué)學(xué)報12:685.1965 Jap.Bot.44:270.1969.與烏頭的區(qū)別:花序軸和花梗有開展的柔毛。葉的中央裂片菱形,頂端急尖。分布于浙江北部、江蘇、山東、遼寧南部。生山地草坡、林邊或灌叢中。模式標(biāo)本采自山東青島?!墩憬炷?a href=/zhongcaoyao/17253.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藥用植物志》上冊,圖201是黃山烏頭的圖,可以參考。
107d. 毛葉烏頭(變種)大烏藥(甘肅巖冒),烏藥、草烏(陜西)
藥學(xué)學(xué)報12:685.1965.與烏頭的區(qū)別:莖和葉背面密被短柔毛。葉的中央全裂片頂端急尖。產(chǎn)甘肅東南部、陜西西南部秦嶺一帶。生山地草坡。
107e. 深裂烏頭(變種)
與烏頭的區(qū)別:葉片掌狀分裂不達(dá)基部,至距基部0.5-1.5厘米處。葉的中央全裂片頂端急尖。產(chǎn)江蘇南京和句容一帶。生山地草坡,松林邊或灌叢中。
折疊編輯本段栽培技術(shù)
烏頭,如上所述,是我國烏頭屬中分布最廣的種,自川藏高原東緣起
烏頭種植
烏頭種植
向東遍歷長江中、下游以及珠江流域上游各省區(qū)的丘陵地區(qū),從江蘇向北經(jīng)過山東到達(dá)遼寧南部。在秦嶺西段出現(xiàn)了一個葉子多毛的變種,毛葉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pubescens。在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的山地出現(xiàn)了一個葉的中央裂片狹長,花序軸??s短的變種,黃山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hwangshanicum。在南京一帶低山地區(qū)出現(xiàn)了另一個類型,深裂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tripartitum,其特征是葉分裂明顯地不達(dá)基部,葉基部呈寬心形或截狀心形。以上三變種的花序和烏頭一樣都有反曲并貼伏的短柔毛。從浙江向北經(jīng)江蘇、山東到遼寧南部出現(xiàn)了第四個變種,展毛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truppelianum,這個類型與烏頭的區(qū)別在于花序軸和花梗,以及萼片外面都有開展的直毛;但是,在浙江、遼寧南部出現(xiàn)有過渡類型,有些居群的花序的毛稍離開軸展開一點,可是沒有到與軸成直角完全開展的程度。這些變種的塊根也都各在自己的分布地區(qū)被當(dāng)作"草烏"利用。
折疊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11月中旬前后淺鋤草1次,保持田間無雜草。如果雜草較多可選用草甘膦等除草劑。
(2)修根 要想提高附子的品質(zhì)必須要修根,一般在清明和立夏進(jìn)行2次。
(3) 摘尖 為了防止地上部生長過旺需要打尖,一般在立夏進(jìn)行。
折疊病害防治
(1)白絹病:多發(fā)于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
烏頭
烏頭
為害附子根莖部。
防治方法:
① 選無病烏頭作種;
②輪作;
③ 修根時,每畝用五氯硝基苯粉劑2千克與50千克干細(xì)土拌勻,施在根莖周圍再覆土;
④ 發(fā)病初期,深埋病株和病土,并用5%石灰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淋灌病株附近的健壯植株。
(2)葉斑病: 3-5月發(fā)生,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及時拔除病苗,并用1:1:2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銨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
(3)根腐病: 4-7月發(fā)生,為害根部。
防治方法:
烏頭
烏頭
① 修根時勿傷根莖;
② 不過多施用堿性肥料;
③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淋灌。
(4)紅蚜蟲 3月下旬或4月上旬始發(fā),5-6月為盛,為害植株頂部嫩莖。防治方法: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折疊編輯本段炮制加工
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取子根(附子),去掉須根,即是"泥附子",需立即加工。
根據(jù)炮制方法不同分為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淡附片、炮附片,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1)鹽附子側(cè)根呈圓錘形,長4至7厘米,直徑3至5厘米。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寬大,中央有凹陷的根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根或支根痕。質(zhì)重而堅硬。橫切面灰褐色,有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環(huán)紋,環(huán)紋內(nèi)側(cè)導(dǎo)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咸而麻,刺舌。以個大,質(zhì)堅實、灰黑色、表面光滑者為佳。(2)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至5厘米,寬0.9至3厘米,厚0.2至0.5厘米。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光澤,半透明,有縱向?qū)Ч苁Y|(zhì)而脆,斷面角質(zhì)樣。氣微,味淡。以片大、均勻、棕黃色,有光澤者為佳。(3)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厘米。以片勻、內(nèi)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2. 因炮制或煎法不當(dāng),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
折疊編輯本段價值效用
折疊藥用價值
藥理作用
附子能增強(qiáng)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附子有擴(kuò)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作用。
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guān)。
附子回陽救治之功效主要是以強(qiáng)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chǔ)。
附子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煎劑對急性炎癥模型有明顯抑制作用。
功效作用
1. 治經(jīng)水不調(diào)
熟附子去皮,取等份當(dāng)歸一起,每次服用三錢,加水煎服即可。
2. 治小便白濁
取熟附子,研末,每次取兩錢,加姜三片,水一盞,煎至六分,待溫?zé)岷蠓谩?/span>
3. 治小便虛閉
取附子一個,炮去皮臍,用鹽水浸一段時間,取澤瀉一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半莖,煎服即可。
4. 治十指疼痛
感到手指麻木,可以取生附子,去皮臍,取等份木香,五片生姜,加水煎服。
適合人群
陽虛、風(fēng)寒濕痹、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的陽癥等病癥患者適宜食用。
折疊食療價值
經(jīng)加工炮制品有鹽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統(tǒng)稱為制附片。
附子味辛,性大熱,有毒,溫里散寒、助陽行水、補(bǔ)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而且附子對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有興奮作用。
折疊毒副作用
烏頭堿的毒性極強(qiáng), 炮制能去掉部分毒性,但經(jīng)清水溶液至0.04mg,依舊有毒性,常見于臨床出現(xiàn)腎小管腎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可致腎功能衰竭,嚴(yán)重者有血尿、蛋白尿、以及急性腎衰竭,給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0.295mg/kg。熟附片
烏頭
烏頭
煎劑對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口服為17.42g/kg,靜注為3.516g/kg??诜陌霐?shù)致死量在100g/kg以上。去甲烏藥堿小鼠靜注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58.9mg/kg,一次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300mg/kg和3.35g/kg。烏頭堿、附子的中毒癥狀相似,表現(xiàn)為心率變慢,傳導(dǎo)阻滯,室性期外收縮,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大劑量的阿托品對中毒的心電圖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動物死亡。如與甘草或干姜同煮,附子的毒性則大為降低。亦有實驗表明:甘草對小白鼠及蟾蜍心臟(在體及離體)的烏頭堿中毒無解毒作用,因此,甘草解烏頭毒,可能與烏頭的炮制有關(guān)。
中毒癥狀:口腔灼熱,發(fā)麻(從指頭開始漸達(dá)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guī)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fā)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癥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jìn)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食物相克:附子反半夏、瓜蔞、白蘞、貝母、白芨;惡蜈蚣;畏防風(fēng)、黑豆、甘草、黃芪、人參、烏韭。
藥用植物
膠冷杉 糖楓 海紅豆 猴面包樹 歐洲七葉樹
石栗 凹葉赤楊 腰果 刺果番荔枝 楊梅
檳榔 砂糖椰子 波羅蜜 楊桃 白樺堅樺木
胭脂樹 香水樹 爪哇橄欖 螃蟹木 番木瓜
阿勃勒 歐洲栗 大葉栗子 栗豆樹 黎巴嫩雪松
木棉 長角豆 檸檬 香檸檬 馬蜂橙
苦橙 橘椪柑 流蘇樹 油棕櫚 錫蘭肉桂
樟樹 龍腦樹 椰 可樂果 蘇丹可樂果
黃牛木 粉色黃牛木 意大利柏木 榅桲 第倫桃
金色第倫桃 低株第倫桃 榴蓮 古柯 桉樹
檸檬桉 干果桉 棉芝老桉 藍(lán)桉 加寧桉
杜仲 歐洲山毛櫸 香灰莉 菩提樹 歐納白蠟樹
銀杏 買麻藤 南美彎葉豆 八角 日本大茴香
普通胡桃 歐洲刺柏 鉛筆柏 臘腸樹 美洲落葉松
歐洲落葉松 月桂 窄葉月桂 金月桂 尖葉女貞
普通女貞 東方楓香樹 木蘭 芒果 茶樹
白千層 互葉白千層 綠花白千層 印度楝樹 鐵刀木
黃玉蘭 含笑花 乳油木 葫蘆肉豆蔻 蘭花樹
辣木 桑樹 黑桑 肉豆蔻 豆膠樹
歐洲橄欖 香橄欖 露兜樹 維奇露兜樹 闊葉露兜樹
馬來亞大風(fēng)子 球花豆 非洲球花豆 樹酪梨 海棗
意大利石松 歐洲赤松 牙買加胡椒 多果香椒 乳香樹
雞蛋花 酸橙 桃 杏仁 扁桃
野黑櫻 黑刺李 苦櫻桃 歐洲李 膠楊
楊樹 銀白楊 花旗松 番石榴草 草莓番石榴
小葉紫檀 紫檀 石榴 蘇里南苦木 牙買加苦木
夏櫟 洋槐 白柳 垂柳 黃花柳
接骨木 檀香 印度檀香 洋擦木 槐樹側(cè)花槐樹
歐洲花楸 安息香 藥用安息香 丁香 蒲桃
羅望子 漿果紅豆杉 短葉紅豆杉 可可樹 東方側(cè)柏
美西側(cè)柏 歐椴 美洲椴 寬葉椴樹 小葉椴
英國榆 加州月桂 牡荊 安古牡荊 棗
美洲花椒 石灰山花椒 胡椒花椒 釋迦 毒魚豆
檫木 苦楝 木蝴蝶 側(cè)柏 非洲李
皂莢 白樺 墨水樹 黃樟
銀栲皮 防臭木 甜舌草 赤楊葉唐棣 樹熊果
小檗 帚石楠 加羅林蠟梅 茶 美洲茶
氈毛美洲茶 加那利藿香 麥加沒藥 一枝黃 膠薔樹
巖膠薔薇 小果咖啡 朱蕉 紅竹 歐洲榛
山楂 野山楂 光山楂 單子山楂 巴豆
苦香樹寶錄瑞香 歐亞瑞香 紙用瑞香 異株五加 刺五加
麻黃 美洲麻黃 康藏麻黃 連翹 梔子花
粉紅梔子 冬青白珠樹 染料木 小金雀 高地棉
草棉 北美金縷梅 意大利蠟菊 狹葉蠟菊 小蠟菊
天芥菜 洛神葵 朱槿 沙棘 神香草
低地柳薄荷 巖生柳薄荷 代茶冬青 木藍(lán) 直立木藍(lán)
蘇門答腦木藍(lán) 痳瘋樹 柏葉痳瘋樹 棉葉痳瘋樹 馬櫻丹
指甲花 黃果山胡椒 烏藥 狹葉薰衣草 齒葉薰衣草
綿毛薰衣草 寬葉薰衣草 法國薰衣草 綠薰衣草 薰衣草
枸杞 臺灣十大功勞 十大功勞 阿里山十大功勞 木薯
可因氏月橘 七里香 蠟香桃木 加州蠟香桃木 沼澤香桃木
南天竹 錫蘭磯松 蛇根木 黑穗醋栗 光滑漆樹
亮葉漆樹 西西里漆樹 火炬樹 迷迭香 覆盆子
花竹柏 蕓香風(fēng)輪菜 歐洲風(fēng)輪菜 雅美鼠尾草 窄葉鼠尾草
丹參 南歐丹參 山扁豆 山艾 油栗
鳥茄 紫花茄 白英 鷹爪豆 馬錢子
飲料馬錢子 西洋丁香 鋪地香 金色鋪地香 金色檸檬鋪地香
檸檬鋪地香 檸檬百里香 簇生百里香 羅芙百里香 荷巴百里香
光亮百里香 濃香百里香 早生百里香 假毛百里香 寬葉百里香
銀斑百里香 百里香 蔓越橘 大果蔓越桔 歐洲越橘
越桔 蔓長春花 小蔓長春花 肝木莢蒾 櫻葉莢蒾
三裂葉莢蒾 可口莢蒾 絲蘭 白王蘭 鼠尾草
迎紅杜鵑 素馨花 胡頹子 狗薔薇 北江蕘花
常山 槲寄生 海桐 火炭母草 黃楊
千葉蓍 珠蓍 英國豆蔻 舟形烏頭 菖蒲
春側(cè)金盞花 茴藿香 藿香 黃邊龍舌蘭 龍芽草
纖龍芽草 匍筋骨草 斗篷草 高山斗篷草 海岸蘆薈
貝爾蘆薈 蘆薈 大蒜 小蒜 熊蒜
蔥 細(xì)香蔥 韭菜 大高良姜 南姜
藥蜀葵 蜀葵 藥用牛舍草 鳳梨 羅馬洋甘菊
春黃菊 可都多花菊 黃花茅 美國香茅 耬斗菜
辣根 山金車 加拿大細(xì)辛 歐洲細(xì)辛 北細(xì)辛
苦艾 野艾 柔毛艾 洋艾 小木艾
羅馬艾 山道年 香艾 菊龍艾 艾草
艾 魯?shù)劳?角菜 多穗馬利筋 敘利亞馬利筋
柳葉馬利筋 短絨紫苑 斯克綿毛紫苑 顛茄 白花莧
假馬齒莧 雛菊 凹唇姜 柴胡 中國柴胡
大花新風(fēng)輪菜 凱麥霞花 死亡棋盤花 圓葉風(fēng)鈴草 草甸碎米薺
無莖刺苞術(shù) 刺苞術(shù) 積雪草 長春花 黃金菊
藜菜 總花升麻 升麻 鉀豬毛菜 鈴蘭
番紅花 朝鮮薊 檸檬香茅 曲序香茅 馬丁香茅
香水茅 甜莎草 香莎草 紙莎草 香附子
干膜莎草 康乃馨 石竹 五彩石竹 姬石竹
羽花石竹 白鮮 狹葉球菊 紫球菊 布袋蓮
紫蘭草 麻澤蘭 香澤蘭 貫葉澤蘭 白豆蔻
阿魏 古蓬阿魏 納香 茴香 歐洲合歡子
野草莓 野草 山羊豆 金錢薄荷 甘草
三七 紅鳳菜 白背三七 臥三七 菊葉三七
原獨活 金絲桃 土木香 夏枯草 香茅
鳳梨春 茗荷 姜 球姜 姜黃
萬年青 當(dāng)歸 小豆蔻 棉團(tuán)鐵線蓮 東北鐵線蓮
小茴香 麝香黃葵 蔥芥 豬草 裸穗豬草
三裂豬草 蒔蘿 印度蒔蘿 中華當(dāng)歸 暗紫莖當(dāng)歸
峨?yún)?旱芹 牛蒡 黃花蒿 青蒿
紫濱藜 濱藜 燕麥 琉璃苣 芥菜
甘藍(lán) 蕪菁 日本蕪菁 瑞典蕪菁 金盞花
大麻 番椒 小果椒 薺菜 碎米薺
波葉碎米薺 葛縷子 印度葛縷子 大白屈菜 洋香藜
灰藜 茼蒿 油菊 鷹嘴豆 野苦苣
苦苣 藏掖花 薏苡 毒參 飛燕草
芫荽 胡瓜 印度南瓜 中國南瓜 美國南瓜
南瓜 孜然 曼陀羅花 印度曼陀羅 野胡蘿卜
毛地黃 黃花毛地黃 紫花毛地黃 染續(xù)斷 藍(lán)薊
箭生菜 刺芫茜 花菱草 小米草 荷包牡丹
大豆 毛豆 白花蛇舌草 雙花耳草 向日葵
大麥 天仙子 鳳仙花 板藍(lán)根 毒萵苣
萵苣 亞麻 澳洲亞麻 宿根亞麻 蕃茄
母菊 白花草木犀 黃香草木犀 冬馬齒莧 勿忘草
高山勿忘草 假酸漿 煙草 黃花煙草 黑種草
大馬士革黑種草 月見草 高山月見草 羅勒 丁香羅勒
大翅薊 列當(dāng) 稻 罌粟 冰島罌粟
虞美人 歐芹 芹葉鐘穗花 菜豆 茴芹
日本茴芹 馬齒莧 黃木犀草 木犀草 蓖麻
歐洲堿蓬 鹽草 大蒜芥 芝麻 乳薊
亞歷山大草 龍葵 馬鈴薯 繁縷 雀舌草
孔雀草 印加萬壽菊 香葉萬壽菊 婆羅門參 草原婆羅門參
美麗三葉草 纖毛三葉草 紫紅三葉草 草地三葉草 胡蘆巴
塊莖金蓮花 旱金蓮 毛蕊草 玉米 仙草
蒺藜 莪術(shù) 貓尾草 矢車菊
芡 蓮 山葵
庫拉索蘆薈 蘆薈
一條根 鐵線蕨 毒蠅傘 麥角菌 歐洲鱗毛蕨
問荊 木賊 墨角藻 靈芝 大頹馬勃
糖昆布 香菇 烏羽玉 石松子 檞苔
彎葉泥炭蘚 舟葉泥炭蘚 乳突泥炭蘚 夏塊菌 槲寄生
風(fēng)茄 川貝 巴戟天 寬葉車前 木香
地黃 花椒 蓍姜花 塊莖金蓮花 海蔥
芋 姜 姜花 葛 附子
馬鈴薯 高山火絨草 野胡蘿卜
(查看評論) |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