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guān)注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guān)元穴 風(fēng)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
人體穴位網(wǎng)
  您當(dāng)前的位置:首頁 > 中醫(yī)藥酒 > 壯陽藥酒配方

黃荊

時間:2022-10-02 10:01:08   來源:人體穴位網(wǎng)  作者:dzczkj.com.cn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棱形,密生灰白色絨毛。掌狀復(fù)葉,小葉5,少有3;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每邊有少數(shù)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鐘狀,頂端有5裂齒,外有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頂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近無毛。核果近球形,徑約2毫米;宿萼接近果實的長度。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主要產(chǎn)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棉;種子為清涼性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根可以驅(qū)燒蟲。
t01ec3947e74f8916a6.jpg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黃荊

拉丁學(xué)名
Vitex negundo 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黃荊

目錄
1形態(tài)特征
2分布范圍
3主要用途
4主要變種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棱形,密生灰白色絨毛。掌狀復(fù)葉,小葉5,少有3;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每邊有少數(shù)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長4-13厘米,寬1-4厘米,兩側(cè)小葉依次遞小,若具5小葉時,中間3片小葉有柄,最外側(cè)的2片小葉無柄或近于無柄。

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長10-27厘米,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鐘狀,頂端有5裂齒,外有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頂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近無毛。

核果近球形,徑約2毫米;宿萼接近果實的長度?;ㄆ?-6月,果期7-10月。

折疊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主要產(chǎn)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非洲東部經(jīng)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也有分布。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用途
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棉;莖葉治久痢;種子為清涼性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根可以驅(qū)燒蟲;花和枝葉可提取芳香油。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變種
9b. 小葉荊(云南植物志)

var. microphylla Hand.-Mazz. Symb. Sin. 7: 906. 1936. -- Vitex microphylla (Hand.-Mazz.) P'ei ex C. Y. Wu, 云南植物志 1: 452. 1977.

灌木。掌狀復(fù)葉,小葉3-7,通常5;小葉片橢圓狀披針形,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片長1.5-4厘米,寬0.5-1厘米?;ㄐ蝽斏?,長5-11厘米。果實有毛?;ü?-11月。

產(chǎn)四川、云南及西藏東南部。生于海拔1200-3200米的河邊灌木叢中。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西北部。

9c. 疏序黃荊(云南植物志)

f. laxipaniculata P'ei in Mem. Sci. Soc. China 1(3): 104. 1932; Hand.- Mazz. Symb. Sin. 7: 906. 1936; Moldenke in Phytologia 8: 67. 1961; 云南植物志 1: 451. 1977.

小喬木;小枝被灰褐色絨毛。小葉片橢圓形,全緣,兩面有絨毛。圓錐花序大而開展,側(cè)枝明顯地分出小枝,第一回側(cè)枝長可達21厘米。果實頂端有毛。花果期5-8月。

產(chǎn)四川、云南。生于海拔450-1400米的河邊密林或山坡灌叢中。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

9d.白毛黃荊(新擬) 白葉黃荊(云南植物志) 圖72

f. alba P'ei in Mem. Sci. Soc. China (3): 104. 1932; Hand.-Mazz. Symb. Sin. 7: 906. 1936; Moldenke in Phytologia 8: 66. 1961. 云南植物志 1: 451. 1977.

灌木;小枝密生灰白色絨毛。小葉通常3,罕有5;小葉片闊披針形至卵形,全緣或偶有少數(shù)鋸齒,兩面密生灰白色絨毛?;ㄐ蜉^緊縮。

產(chǎn)四川、云南。生于海拔1200-2500米的溪邊、山坡或灌木叢中。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

9e. 擬黃荊(新擬)圖版16

var. thyrsoides P'ei et S. L. Liou in Addenda.

本變種主要特點:掌狀復(fù)葉,小葉3-5;小葉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全緣,表面疏生柔毛或在脈上有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圓錐花序由假聚傘花序組成,最末側(cè)枝上的花常呈總狀排列?;ü?-10月。

產(chǎn)四川、廣東。生于海拔300-2100米的山坡林中。模式標(biāo)本采自四川城口。

9f. 牡荊(名醫(yī)別錄)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 in Act. Hort. Gotoburg. 9: 67. 1934; Moldenke in Phytologia 8: 67. 1961.-- Vitex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in Abh. Akad. Munch. Ser. 3, 4: 152. 1846; Miq. Ann. Mus. Bot. 2: 99. 1865-66; Franch. et Savat. Enum. Pl. Jap. 1: 360. 1872; Rehd. in Sarg. Pl. Wils. 3: 372. 1916; Chung in Mem. Sci. Soc. China 1(1): 227. 1924; P'ei in Mem. Sci. Soc. China 1(3): 108. 1932. -- Vitex negundo Linn. var. typica Lam Verb. Malay Archip. 191. 1919 et in Bull. Jard. Bot. Buitenz. 3(3): 56. 1921, pro parte. -- Vitex negundo Linn. f. intermedia P'ei in Mem. Sci. Soc. China 1(3): 105. 1932; Hand.-Mazz. in Act. Hort. Gotoberg. 9: 68. 1934; 云南植物志 1: 452. 1977, syn. nov.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棱形。葉對生,掌狀復(fù)葉,小葉5,少有3;小葉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通常被柔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厘米;花冠淡紫色。果實近球形,黑色?;ㄆ?-7月,果期8-11月。

產(chǎn)華東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生于山坡路邊灌叢中。日本也有分布。

用途同黃荊。

1932 年裴鑒發(fā)表的 V. negundo Linn. f. intermedia P'ei,認為是 V. gundo Linn 和 V. negundo Linn.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V. negundo Linn. var. incisa (Lam.) C. B. Clarke)的中間型,其特點,葉緣有較多的粗鋸齒,而不是深分裂的小葉,根據(jù)我們觀察很多標(biāo)本之后,覺得這一變型的葉形和鋸齒,與荊條不同,但與牡荊很相似,故將它作為牡荊的異名。

9g. 荊條(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圖73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 in Journ. Arn. Arb. 28: 258. 1947; Moldenke in Phytologia 8: 67. 1961;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3: 595. 1974. -- Vitex incisa Lamk.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in Nouv. Arch. Mus. Paris Ser. 2, 6: 112. 1883. Vitex chinensis Mill. Gard. ed. 8. n. 5. 1768. -- Vitex incise Lank. Encycl. Meth. 2: 612. 1788. -- Vitex negundo Linn. var. incise (Lank.) C. B. Clarke in Hook. f. Fl. Brit. Ind. 4: 584. 1885.

本變種主要特點:小葉片邊緣有缺刻狀鋸齒,淺裂以至深裂,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

產(chǎn)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生于山坡路旁。日本也有分布。

用途同黃荊。

查看評論

標(biāo)簽:

相關(guān)閱讀:

    無相關(guān)信息
上一篇:功夫湯     下一篇:返回列表

評論:黃荊

首頁 | 高級搜索 | 聯(lián)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返回頂部 | RSS訂閱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