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消化功能低下和調節(jié)失衡所致的較長期的食欲減退。以食欲不振,甚則不思飲食,神疲發(fā)疏,體重減輕,抗病力弱為特征。輕者吸收不良,生長發(fā)育遲緩;重者營養(yǎng)嚴重缺乏,危及生命。本病屬中醫(yī)學“惡食”范疇。
未病先防
小兒厭食癥的未病先防較之于既病防變更為重要。
(一)注意飲食調節(jié)合理喂養(yǎng)
調節(jié)飲食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方法。平時要注意給小兒易于消化,并且含淀粉、蛋白質、脂肪、蔬菜等營養(yǎng)全面的飯菜。食譜要多樣化,避免長期過食肥甘油膩之品。培養(yǎng)小兒定時、定量,不偏食、挑食的良好飲食習慣,在保證正常飲食的前提下,限制其吃甜食、飲料、零食的次數(shù)和數(shù)量。同時更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
(二)及時添加輔食
在嬰兒出生4~6個月時,就要及時地,逐漸地添加一些輔食,給嬰兒以必要的味覺刺激,使其具備良好的味覺。
(三)注意情緒穩(wěn)定愉快
只要各方面情況良好,家長不必強迫小兒進食,不妨讓其等到下一餐時再進食,孩子只有在饑餓的狀況下,才能有良好的食欲。與其過分擔憂小兒進食過少,不如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更不應動輒打罵孩子,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同時還應了解小兒周圍或學校環(huán)境有無影響進食習慣的因素。
(四)飲食療法
也可加入紅棗、蘿卜、山楂。
2.肉湯類:用雞、牛肉或排骨煮湯,煮時加入肉豆蔻、丁香、茴香、桂皮等,食用時加入適量鹽。
3.大麥粥:大麥磨如粟米大,加適量雞內金末,煮粥食用。
既病防變
厭食癥如長期未得改善,可致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與極度衰弱,影響小兒的營養(yǎng)和生長發(fā)育。
(一)飲食療法
1.消食餅:取雞內金2個,放于瓦上,用微火焙干研末,配干面粉100克做成薄餅食用。若摻點芝麻、細鹽或白糖,味道更美。
2.黃鱔魚1尾,去內臟,加雞內金6克,加水煮熟,用適量醬油、鹽、姜等,調味食之,連吃7天。
3.雞肝1具或豬肝50克,蒼術6克,加水煮熟,吃肝喝湯,連服7天。
(二)藥物治療
小兒厭食癥的藥物治療,根據(jù)發(fā)病的不同情況,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1.消導法:適用于飲食不節(jié),消化不良而形成的食欲不振。①多食積滯,口服一捻金或七珍丹一次,繼服小兒健脾丸或保和丸。②冷食積滯,服保赤萬應散,下后服香砂養(yǎng)胃丸。
2.調理脾胃;用于長期食欲不振,脾胃虛弱,可服用小兒健脾丸、肥兒丸或參苓白術散等。
3.補鋅:通過血鋅或發(fā)鋅的濃度測定,缺鋅的小兒可口服硫酸鋅或醋酸鋅糖漿。
(三)單驗方
1.小兒疳積方:蟑螂5個,油炸后每天連續(xù)食用,病愈后停服。
2.干蟾酥,去四足,涂香油焙干研末,每次1.5~3克,日3次,以紅棗煮湯送服。
3.雞肉金30克,放瓦上焙干,神曲、麥芽、山楂各100克,共研細未沖服,每次1.5~3克,每日3次。
4.五谷蟲100克、雞內金50克,共炙黃研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每次以麥芽10克煎水沖服。
(四)針灸推拿
1.取中脘、氣海、足三里、大腸俞等穴位,治療5~7天。若效果不顯著,可加刺脾俞、胃俞。
2.針刺四縫:用三棱針,刺兩手四縫穴,進針0.5~1分,出針后擠出黃色液體,以消毒棉球擦干,隔日一次,可消積健脾。
3.摩腹5分鐘,捏脊5遍,每日1次,3~5日為一療程。<厭食>
(查看評論) |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