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天(第三周至滿月)滋補進養(yǎng)周
8-14天(第二周):收縮內臟周:
目的是收縮子宮與骨盆腔,著重腰骨復原、骨盆腔復舊
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腰酸背痛,也是產(chǎn)后瘦身的主軸
進入月子的第二周,媽媽的傷口基本上愈合了。經(jīng)過上一周的精心調理,胃口應該明顯好轉。這時可以開始盡量多食補血食物,調理氣血啦。動物內臟富含多種維生素,是挺完美的維生素補劑和補血劑。類別菜單功
效月子主餐:麻油豬腰,杜仲豬腰破血,將子宮內的血塊打散,以利排出。調養(yǎng)腰酸背痛,促進收縮骨盆腔及子宮,有助于產(chǎn)婦新陳代謝。時鮮魚類:清蒸鱸魚、鱈魚、烏仔魚、小黃魚
爆溜魚片本周選擇肉質溫和且松軟的魚類,調養(yǎng)產(chǎn)婦尚未完全恢復的消化及吸收功能,同時補充養(yǎng)份,剖腹產(chǎn)可補傷口。
其它可選菜:發(fā)菜素雞絲,干貝蘆筍,少量,起調節(jié)口味,開胃口作用養(yǎng)生飯:薏仁飯,油飯,甜糯米飯谷類均衡營養(yǎng),同時補充每日所需熱量。
養(yǎng)生粥:甜糯米粥,山楂粥,龍眼肉煮粥,四神粥調整產(chǎn)婦腸子蠕動功能,提升下垂的腸胃及防止胃腸下垂,同時預防便秘。甜湯類:紅豆湯
番瓜綠豆湯強心利尿消水腫,將產(chǎn)后體內多余水分完全排出體外,以防止水分殘留在體內轉化成脂肪。湯類:阿膠豬肉湯
鮮魚湯
生姜甜醋豬腳湯富含膠質,促進乳汁分泌,提供寶寶足夠的養(yǎng)份(喂母乳者適用)。
蛋類:觀音串茶或止渴液補充蛋白質。
蔬菜:紅色蔬菜:如紅蘿卜或紅莧菜提供纖維質、促進消化,預防便秘、補血。
水果:無為避免水分及糖份攝取過多而不易減重,本周不提供水果。
飲料:觀音串茶或止渴液每日3次 共500cc左右
菜式做法舉例:
麻油豬腰
產(chǎn)后第8~14天,要吃不摻水的麻油豬腰,有助于產(chǎn)婦的新陳代謝以及促進收縮骨盆腔與收縮子宮之作用。
做法(一天份)
材料:
豬腰子一付(即兩個)
老姜——7錢體重每10公斤需6克
胡麻油——36cc,1/4瓶左右,體重每10公斤需6cc
米酒水——360ml,小礦泉水瓶1瓶,體重每10公斤需60cc
做法:
1.豬腰子洗凈后,切開成兩半,把里面的白色尿膜剔出。
2.將清理干凈的豬腰子在表面斜切數(shù)條裂紋,切成三公分寬的小片。
3.老姜刷干凈,連皮一起切成薄片。
4.將麻油倒入鍋內,用大火燒熱。
5.放入老姜,轉小火、爆香至姜片的兩面均“皺”起來呈褐色,但不可焦黑。
6.轉大火,放入豬腰片快炒至變色。
7.加入米酒水煮開,馬上將火關上,趁熱吃。
注意:
炒出來的豬腰及老姜當做菜,不敢吃太油膩的人,可將浮在湯上的油撈起置于別的容器,密封后放進冰箱保存,于產(chǎn)婦坐完月子后炒菜炒飯用,撈了油后的湯汁可當湯來喝。
目的補充營養(yǎng)、調養(yǎng)體力,補血、理氣,預防老化
幫助女性恢復肌膚的光滑與彈性
經(jīng)過第一周的“排泄”及第二周的“收縮”后,第三周起可以開始吃培養(yǎng)產(chǎn)后體力最佳的調養(yǎng)品和進行催奶。
寶寶長到半個月以后,胃容量增長了不少,吃奶量與時間逐漸建立起規(guī)律。媽媽的產(chǎn)奶節(jié)律開始日益與寶寶的需求合拍,反而覺得奶不漲了。其實,如果寶寶尿量、體重增長都正常,兩餐奶之間很安靜,就說明母乳是充足的。免不了有些媽媽會擔心母乳是否夠吃,這時完全可以開始吃催奶食物了。
催奶不應該只考慮量,質也非常重要。傳統(tǒng)認為媽媽應該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湯,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被大家認為最有營養(yǎng),煲了足足8小時才成的廣東靚湯,湯里的營養(yǎng)僅僅是湯料的20%左右!所以科學的觀點是湯汁要吃,料更不能舍棄。營養(yǎng)其實在湯料里,所以煲湯不用一大鍋;煲的時間也不要太長,不然會讓湯料變得粗糙難咽。
新手媽咪應當保持孕期養(yǎng)成的每日喝牛奶的良好習慣,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傊缘煤?,吃得對,既能讓自己奶量充足、又能修復元氣且營養(yǎng)均衡不發(fā)胖,這才是新手媽咪希望達到的月子“食”效。
后面兩周進補時期菜式花樣要增多,可根據(jù)要求放些鹽等調味料,但量要少,口味還是以淡為主,盡量利用食物本身鮮香味引起產(chǎn)婦食欲,避免過多鹽分的射入。糖類此周開始可用白糖及冰糖(粥品燉品等使用)代替前2周的紅糖使用,避免產(chǎn)婦惡露不絕,但量也要相對少。避免過高熱量攝入。
第三周開始至哺乳期結束菜譜以品種豐富為主,營養(yǎng)全面為主。月子以后對米酒,胡麻油的要求不再嚴格,可以清水,低脂肪油類配合使用,根據(jù)體質適當配合藥材制成藥膳更可以幫助產(chǎn)婦康復和母乳通暢。
(查看評論) |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