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以肝臟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各種致病因素持久或反復地損害肝臟組織,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再生和纖維組織增生等一系列病理變化,結果擾亂了肝內的正常結構,使肝臟變形,質地變硬,故名肝硬化。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由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中醫(yī)文獻雖沒有“肝硬化”的病名,但從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來看,在“臌脹”、“單腹脹”、“積聚”等證候中可見到有關本病的記載,如《靈樞·水脹》篇記載的腹脹證候是“腹脹,身皆大……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飛景岳全書·腫脹)在描述臌脹病的病因時說:“縱酒無節(jié),多成水臌。”(醫(yī)門法律·脹病論)認為腹水的形成,都由腹部腫塊引起,如說:“癥瘕、痞塊,即是脹病之根,日積月累,腹大如箕斗,腹大如甕是名單腹脹。”可見祖國醫(yī)學很早對本病已有一定的認識。
一、辨證論治
本病的早期,多屬肝郁脾虛及氣滯血瘀;腹水一旦形成,則屬水濕內阻;后期多累及于腎,而分為脾腎陽虛和肝腎陰虛。臨證所見,往往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治療原則是標本同治,攻補兼施,以行氣、化瘀、消水治其標,以調補肝、脾、腎治其本。
(一)肝硬化代償期
1.肝郁脾虛
主證:食欲減退,胸腹悶脹,噯氣不舒,兩脅脹痛,或偶有惡心嘔吐,乏力、便溏。苔白滑,脈弦。
治法:疏肝健脾。
方藥:逍遙散或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加減。
柴胡15g,枳殼10g,白芍log,茯苓30g,炒白術15g,川芎log,制香附15g。
臨床加減:如見舌苔厚膩,胸悶飽脹等濕滯較重者,可酌加蒼術、厚樸、生山楂、雞內金等;偏于脾虛運滯者,加黃芪、砂仁;偏于肝氣郁滯者,加廣郁金、佛手、陳香片。
2.肝脾血瘀
主證:左脅下可觸到明顯痞塊,兩顴紅紋,肝掌、蜘蛛痣,或脅下脹悶疼痛、或刺痛、或脹、或酸。舌質暗紅或紫暗,或舌邊有瘀點、瘀斑,脈弦緩或弦澀。
治法:理氣活血,消癥散結。
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
當歸15g,赤芍30g,桃仁15g,紅花15g,丹參30g,香附log,枳殼log,五靈脂12g。
臨床加減:疼痛明顯者,加三七、玄胡、郁金等;脾虛濕困者,加黃芪、桂枝、茯苓;如兼陰虛者,加生地、白芍等;下肢酸困者,加懷牛膝。
(二)肝硬化失代償期
1.濕熱蘊結
主證:腹大堅滿,膨脹拒按,朝寬暮急,甚則臍尖背手,身目黃染,煩熱,口苦口臭,口渴欲飲,便秘或便溏,舌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或滑數(shù)。
治法:清化濕熱,利水消脹。
方藥:茵陳蒿湯合甘露消毒丹加減。
茵陳30g,黃柏15g,山梔子12g,金錢草30g,海金砂20g,澤瀉30g,車前草20g,半邊蓮20g,敗醬草20g,蔻仁12g。
臨床加減:腹脹甚者,加萊菔子30g;口苦明顯者,加生石膏30g(先煎);熱毒熾盛者,加金銀花30g,穿心蓮30g;脾虛濕盛者,加炒白術、豬苓、茯苓各30g,桂枝15g,川芎10g。
2.水濕內阻
主證:腹膨如鼓或如蛙形,胸腹?jié)M悶,惡心納呆,小便短少。舌質紅,苔薄或白膩或白滑,脈弦細或弦滑。
治法:運脾利濕,理氣行水。
方藥:胃苓湯加減。
蒼白術各9g,厚樸12g,茯苓30g,澤瀉30g,青陳皮各10g,木香9g,砂仁6g,車前子20g。
臨床加減:若體實而腹水多的患者,可用黑白丑粉,禹功散,甘遂末以逐水。
(查看評論) |
Copyright © 2012 - dzczk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所有